撰稿‧編輯:呂佳洛 新聞引據:國立中央大學 祕書室第一組 採訪
發表於 2009-11-23 16:57:39
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簽訂為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問題踏出了重要的一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約定在2009年底舉行哥本哈根會議,以決定2012到2017年新的全球減排協議。這場即將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代表192個國家的領袖將共同努力,不僅為人類的生存,更為地球的永續生存找尋出路。然而,在哥本哈根會談即將展開的前夕,全球似乎彌漫著一股悲觀的氣氛,各界並不看好新的氣候協定在今年產生,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長期投入環境政治領域,並參與多項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的中央大學李河清教授,接受央廣「台北看天下」節目專訪表示,氣候會談陷入僵局的主因就在於氣候談判的四大支柱。李河清說:
『如果我們仔細看,氣候談判現在有四個大支柱,基本上,第一個就是減量;第二,如果減量緩不濟急,或者因為減量的成本太高,所以大家就求其次,就做的是調適;第三個就是減量和調適行動中間,如果需要不管是資金的補助,或是技術的移轉;所以,還有兩個支柱,一個是資金,一個是技術,所以,大概整個氣候談判就圍著這四大支柱」。
儘管如此,李河清對於即將進行的哥本哈根會談並不完全悲觀,她認為,氣候會談是十分艱難的工作,全球能夠走到今天已屬不易。她也預期,這次哥本哈根會談雖不見得能達成具體協定,但是仍可能訂出某些架構,例如,發展中國家應可談成提升能源效率,以及與其國家GDP相連結的可行性方案。
更多專訪內容,請上「台北看天下」節目網站:http://www.rti.org.tw/radio2/Program/Program_ProgramContent.aspx?ProgId=278&LangId=1
原文轉載自【2009-11-23/中央廣播電台新聞頻道】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24202
地科教育推廣辦公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