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教育推廣辦公室推薦報導】
剪報來源: 聯合報
發表時間: 2010-03-19
【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藍綠之爭未來幾十年都會存在!」知名作家龍應台談的不是政治,而是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問題。澳洲科學研究組織氣候、天氣與海洋預測首席科學家區奇(John Church)認為,人們必須開始減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也要學著適應新環境。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引用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兼任教授范光龍針對1991至2001年的海平面調查數據指出,這十年來台灣基隆附近海平面上升6公分、宜蘭梗枋上升3.6公分、高雄上升3.7公分,近海地區也出現海水倒灌與水災。龍應台說,藍色海水和綠色大地的「藍綠之爭」,未來將是比政治惡鬥更險惡的氣候危機。
區奇去年曾到哥本哈根發表海平面上升研究報告。他利用衛星空照資訊發現,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快,1993年起,平均每年上升0.3公分。
區奇認為,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海水溫度上升,熱漲冷縮的原理讓海水體積增加;第二是冰河加速融化,冰水、雪水流入海中。區奇認為,如果全球增溫持續,格陵蘭、南極洲的冰川逐漸融化,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海平面上升已經變成『趨勢』。」區奇指出,人們有時不易感到全球增溫,是因為90%的熱量被海水吸收;目前人們所能採取的方法只有往內陸遷移、往高處走,或是築好防波堤。他呼籲,世界各國都需要更好的海岸線規畫和緩解措施,這已經是一項「緊急任務」。
近來有不少單位對全球變遷提出意見,卻在科學原理引用時傳出爭議。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趙丰指出,這些爭議不見得是「錯誤」,是因為「片面事實不完整造成解釋上的漏洞」。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相信這些都是「善意提醒」,他說行政院長吳敦義特別注意即將到來的汛期,已經要求各部會準備。
原文轉載自【2010-03-19/聯合報/A18版/新鮮世】
相關連結:
http://www.udn.com/2010/3/19/NEWS/NATIONAL/NAT5/5484772.shtml
http://www.ncu.edu.tw/ch/clip/7569
~地科學院歡迎您~
Outreach Office 簡介
- Outreach Office (地球科學教育推廣辦公室)
- 中壢市, Taiwan
- 【Outreach Office 願景與宗旨】 由本院教師及學生支援或舉辦各項科普活動,以「培育科學人才」的宗旨從事各項科普教育活動及科學營隊,以提高各年齡階層對地科領域的興趣與理解為願景,推動社區地球科學教育,開放中、小學科學主題戶外教學,辦理教師研習,落實地科教育推廣與環境解說服務。【Outreach Office成員】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地球科學教育推廣辦公室: 莊麗葉/電話 03-4227151 ext.65679 大學部 地科系:地科系系學會與學術部; 大氣系:大氣系系學會與學術部; 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應用地質研究所、太空科學研究所。
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地科小辭典》太陽黑子是什麼?
【地科教育推廣辦公室推薦報導】
作者:羅智華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黑斑點,是太陽磁場的一種表徵,在磁場愈強的地方,壓力愈大,但帶有正負電荷的離子氣體密度卻反而愈稀薄,而該處的溫度也會愈低。對黑子的科學研究始於17世紀初的伽利略,他用望遠鏡長期觀察太陽表面,發現太陽表面出現黑斑,而這也是後人所稱的黑子。
原文轉載自【2010-03-19/人間福報/13版/遇見科學】
相關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2561
http://www.ncu.edu.tw/ch/clip/7570
~地科學院歡迎您~
作者:羅智華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黑斑點,是太陽磁場的一種表徵,在磁場愈強的地方,壓力愈大,但帶有正負電荷的離子氣體密度卻反而愈稀薄,而該處的溫度也會愈低。對黑子的科學研究始於17世紀初的伽利略,他用望遠鏡長期觀察太陽表面,發現太陽表面出現黑斑,而這也是後人所稱的黑子。
原文轉載自【2010-03-19/人間福報/13版/遇見科學】
相關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2561
http://www.ncu.edu.tw/ch/clip/7570
~地科學院歡迎您~
極光出現多寡 取決太陽黑子活躍度
【地科教育推廣辦公室推薦報導】
剪報來源: 人間福報
發表時間: 2010-03-19
作者:羅智華
有趣的是,隨著太空科學的發展,科學家也逐漸觀察到原來「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與「極光次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黃崇源說,當太陽黑子較活躍的時候,會導致太陽發射出較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如質子、電子等);當這些粒子從太陽表面四面八方發射出來時,就有部分粒子會受地球磁場的牽引「跑」來地球南北極,因而衍生極光的出現。
他表示,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比較陰暗的地方,看起來就像是太陽表面出現了斑點,古代將太陽稱為「金烏」,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古代人看到金黃色的太陽表面出現斑點,誤以為太陽裡住了一隻烏鴉,所以取其名為「金烏」。
「對不少天文迷來說,能親眼目睹極光是他們一生的最大夢想」林琦峰表示,儘管大家都想看看極光的廬山真面目,但卻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如願以償。
以台灣天文迷為例,由於北半球極區的夏天會呈現永晝狀態,因此若是夏季前往北極看極光,可能會敗興而歸,而若要前往南半球看極光,則要避開冬季才不會撲了空。
由於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會影響極光的出現次數,加上太陽黑子每十一年會出現一次活躍期,依照時間來估算,林琦峰表示,下次的太陽黑子活躍期會出現在二○一一年或二○一二年左右,換言之這也會是極光最常出現的時刻,因此若想一窺其貌的天文迷不妨把握這難得機會。
原文轉載自【2010-03-19/人間福報/13版/遇見科學】
相關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2561
http://www.ncu.edu.tw/ch/clip/7570
~地科學院歡迎您~
剪報來源: 人間福報
發表時間: 2010-03-19
作者:羅智華
有趣的是,隨著太空科學的發展,科學家也逐漸觀察到原來「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與「極光次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黃崇源說,當太陽黑子較活躍的時候,會導致太陽發射出較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如質子、電子等);當這些粒子從太陽表面四面八方發射出來時,就有部分粒子會受地球磁場的牽引「跑」來地球南北極,因而衍生極光的出現。
他表示,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比較陰暗的地方,看起來就像是太陽表面出現了斑點,古代將太陽稱為「金烏」,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古代人看到金黃色的太陽表面出現斑點,誤以為太陽裡住了一隻烏鴉,所以取其名為「金烏」。
「對不少天文迷來說,能親眼目睹極光是他們一生的最大夢想」林琦峰表示,儘管大家都想看看極光的廬山真面目,但卻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如願以償。
以台灣天文迷為例,由於北半球極區的夏天會呈現永晝狀態,因此若是夏季前往北極看極光,可能會敗興而歸,而若要前往南半球看極光,則要避開冬季才不會撲了空。
由於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會影響極光的出現次數,加上太陽黑子每十一年會出現一次活躍期,依照時間來估算,林琦峰表示,下次的太陽黑子活躍期會出現在二○一一年或二○一二年左右,換言之這也會是極光最常出現的時刻,因此若想一窺其貌的天文迷不妨把握這難得機會。
原文轉載自【2010-03-19/人間福報/13版/遇見科學】
相關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2561
http://www.ncu.edu.tw/ch/clip/7570
~地科學院歡迎您~
美麗極光 非地球獨有 木星也曾現芳蹤
【地科教育推廣辦公室推薦報導】
剪報來源: 人間福報
發表時間: 2010-03-19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期待著一個幸運和一個衝擊,多麼奇妙的際遇;翻越過前面山頂和層層白雲,綠光在那裡… …」歌手孫燕姿這首節奏輕快的歌曲《綠光》,不但引起許多年輕族群的共鳴,也唱出你我對美麗極光的無限想像。
縱然不是每個人都有緣前往南北極親眼目睹耀眼的「極光(aurora)」倩影,但相信不少人都曾在照片裡或電視上看過它的美麗姿態。然而,儘管多數人都知曉極光模樣,卻不見得清楚極光究竟是什麼光?
在太空科技未蓬勃發展的古早年代,因遙測工具不發達而讓極光成因眾說紛紜,甚至因此衍生出不少耐人尋味的極光傳說。有人認為極光的產生是因地球以外的太空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因為南北極靠近地球兩端,所以可以看到火光;還有人認為極光是太陽照射在北極海或冰山時所反射出的耀眼光芒,各種不同版本的想像揣測,一直要到太空觀測工具日益進步,才釐清迷思。
事實上,人類親眼目睹極光的出現已有上千年歷史了,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解說員林琦峰指出,「極光」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發生於地表高緯度極圈上空的光,可依區域不同而有北極光(northern light)與南極光(southern light)。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極光現象的描述,像是《漢書‧天文志》中就寫下一段被後人推測為極光敘述的文字「漢惠帝孝惠二年,天開東北,廣十餘丈,長二十餘丈。」由此可知極光歷史之悠久,只是當時的老祖先並不明白他們眼中所看到的奇特現象原來就是極光。
而進一步分析極光的出現成因,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黃崇源表示,極光是一種太陽與地球產生交互作用的大氣現象,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是因為太陽表面發射的高能帶電粒子,到達地球時會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而隨著地球磁力線繞向地球兩端的南、北極,並與極區的空氣分子碰撞後、激發出各種波長的可見光,而這個可見光就稱為「極光」。
但,很多人或許會感到好奇,為什麼一樣都叫極光,但卻有紅、藍、綠等多種炫目耀眼的不同顏色呢?
林琦峰解釋,極光會出現不同顏色,主要是因為從太陽發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與地球大氣層高層不同的氣體分子或原子相互碰撞,因而從中激發出不一樣顏色的光芒。他舉例,例如高能帶電粒子與地球大氣層高層中的氮分子相互碰撞時,會使得氮分子吸收帶電粒子的能量激發出紅色、紫色、藍色的光芒;而綠色與深紅色極光則是氧原子與高能帶電粒子相互碰撞的結果。因此下次若有機會親眼目睹極光本尊,不妨從極光顏色來判斷這些帶電粒子究竟是跟那些分子的氣體「碰」在一塊呢!
不過,你若以為美麗極光是地球人「獨享」的禮物,那可就大錯特錯囉!黃崇源表示,其實過去也有天文科學家透過觀測工具「窺見」其他星體曾出現過極光芳蹤,像是西元1994年,彗星撞到木星時,天文專家就曾透過望遠鏡在木星的南北極看到極光的出現,由此可見極光並非是地球獨有的產物。
原文轉載自【2010-03-19/人間福報/13版/遇見科學】
相關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2560
http://www.ncu.edu.tw/ch/clip/7571
~地科學院歡迎您~
剪報來源: 人間福報
發表時間: 2010-03-19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期待著一個幸運和一個衝擊,多麼奇妙的際遇;翻越過前面山頂和層層白雲,綠光在那裡… …」歌手孫燕姿這首節奏輕快的歌曲《綠光》,不但引起許多年輕族群的共鳴,也唱出你我對美麗極光的無限想像。
縱然不是每個人都有緣前往南北極親眼目睹耀眼的「極光(aurora)」倩影,但相信不少人都曾在照片裡或電視上看過它的美麗姿態。然而,儘管多數人都知曉極光模樣,卻不見得清楚極光究竟是什麼光?
在太空科技未蓬勃發展的古早年代,因遙測工具不發達而讓極光成因眾說紛紜,甚至因此衍生出不少耐人尋味的極光傳說。有人認為極光的產生是因地球以外的太空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因為南北極靠近地球兩端,所以可以看到火光;還有人認為極光是太陽照射在北極海或冰山時所反射出的耀眼光芒,各種不同版本的想像揣測,一直要到太空觀測工具日益進步,才釐清迷思。
事實上,人類親眼目睹極光的出現已有上千年歷史了,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解說員林琦峰指出,「極光」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發生於地表高緯度極圈上空的光,可依區域不同而有北極光(northern light)與南極光(southern light)。中國古代就曾出現過對極光現象的描述,像是《漢書‧天文志》中就寫下一段被後人推測為極光敘述的文字「漢惠帝孝惠二年,天開東北,廣十餘丈,長二十餘丈。」由此可知極光歷史之悠久,只是當時的老祖先並不明白他們眼中所看到的奇特現象原來就是極光。
而進一步分析極光的出現成因,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黃崇源表示,極光是一種太陽與地球產生交互作用的大氣現象,其背後的科學原理是因為太陽表面發射的高能帶電粒子,到達地球時會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而隨著地球磁力線繞向地球兩端的南、北極,並與極區的空氣分子碰撞後、激發出各種波長的可見光,而這個可見光就稱為「極光」。
但,很多人或許會感到好奇,為什麼一樣都叫極光,但卻有紅、藍、綠等多種炫目耀眼的不同顏色呢?
林琦峰解釋,極光會出現不同顏色,主要是因為從太陽發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與地球大氣層高層不同的氣體分子或原子相互碰撞,因而從中激發出不一樣顏色的光芒。他舉例,例如高能帶電粒子與地球大氣層高層中的氮分子相互碰撞時,會使得氮分子吸收帶電粒子的能量激發出紅色、紫色、藍色的光芒;而綠色與深紅色極光則是氧原子與高能帶電粒子相互碰撞的結果。因此下次若有機會親眼目睹極光本尊,不妨從極光顏色來判斷這些帶電粒子究竟是跟那些分子的氣體「碰」在一塊呢!
不過,你若以為美麗極光是地球人「獨享」的禮物,那可就大錯特錯囉!黃崇源表示,其實過去也有天文科學家透過觀測工具「窺見」其他星體曾出現過極光芳蹤,像是西元1994年,彗星撞到木星時,天文專家就曾透過望遠鏡在木星的南北極看到極光的出現,由此可見極光並非是地球獨有的產物。
原文轉載自【2010-03-19/人間福報/13版/遇見科學】
相關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172560
http://www.ncu.edu.tw/ch/clip/7571
~地科學院歡迎您~
訂閱:
文章 (Atom)